送庸斋赴召
宗臣一去今三年,玉堂诏许还坡仙。
党魁久屈再徵用,识与不识皆欢颜。
先生出处固有道,诸公进说徒啾喧。
或云时事正孔棘,百万生灵皆倒悬。
公卿唯阿固权位,阉戚盘互拿金钱。
三垂蹙蹙迫军垒,万口嗷嗷愁实田。
南交黠寇⑴谋斡腹,东海逆雏⑵方聚船。
奈何揖逊救焚溺,同姓体国宁其然。
或云大老世模楷,晚节要同金石坚。
不闻鸣犊反潜圣,况复白驹遗众贤。
济川必待烝徒楫,倾否亦资茅茹连。
试看醉翁门下士,当今谁者居清联。
角巾支杖亟还里,览辉翔集毋轻前。
我当静虑为折衷,咄此二议何其偏。
卦爻时义各有当,圣贤出处无非天。
五真应二泰可致,四不求初屯岂亨。
要知君相诚与否,卓识谅已穷几先。
苟能举国听夫子,虽不俟驾何尤焉。
严风吹衣落闽土,幸与盟主相周旋。
酒边抵掌谈世事,爱君忧国固拳拳。
鸿飞遵渚望不及,中夜起坐徒烦煎。
心乎爱矣思有助,斐然狂简成兹篇(自注:庸斋后辞不赴。)。
党魁久屈再徵用,识与不识皆欢颜。
先生出处固有道,诸公进说徒啾喧。
或云时事正孔棘,百万生灵皆倒悬。
公卿唯阿固权位,阉戚盘互拿金钱。
三垂蹙蹙迫军垒,万口嗷嗷愁实田。
南交黠寇⑴谋斡腹,东海逆雏⑵方聚船。
奈何揖逊救焚溺,同姓体国宁其然。
或云大老世模楷,晚节要同金石坚。
不闻鸣犊反潜圣,况复白驹遗众贤。
济川必待烝徒楫,倾否亦资茅茹连。
试看醉翁门下士,当今谁者居清联。
角巾支杖亟还里,览辉翔集毋轻前。
我当静虑为折衷,咄此二议何其偏。
卦爻时义各有当,圣贤出处无非天。
五真应二泰可致,四不求初屯岂亨。
要知君相诚与否,卓识谅已穷几先。
苟能举国听夫子,虽不俟驾何尤焉。
严风吹衣落闽土,幸与盟主相周旋。
酒边抵掌谈世事,爱君忧国固拳拳。
鸿飞遵渚望不及,中夜起坐徒烦煎。
心乎爱矣思有助,斐然狂简成兹篇(自注:庸斋后辞不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写给朋友庸斋的一首送别诗,表面上送友人赴任,实则暗含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劝诫。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探讨了"该不该出仕做官"这个知识分子永恒的命题,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纠结。
诗的前半部分用"有人说"的方式,摆出两种对立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危如累卵(边境战事吃紧、百姓生活困苦、官场腐败严重),急需能人救国。这里用"百万生灵倒悬"形容百姓苦难,"公卿唯阿"讽刺官员拍马屁,"阉戚拿钱"直接点出宦官外戚贪污,语言犀利直白。
第二种观点则主张明哲保身,认为乱世做官容易晚节不保。用孔子典故(鸣犊、白驹)说明圣贤也会遭遇不测,用"醉翁门下士"暗指欧阳修的门生如今也难保清誉,劝朋友不如回乡隐居。
中间部分诗人提出折中方案:做不做官要看时机和诚意。用《易经》的卦象作比(泰卦、屯卦),说如果君主真心求贤,就该出山;若是敷衍了事,就不必勉强。这种务实态度很接地气,就像现代人说"找工作要看好老板"。
最后转为温情告白:回忆与友人在福建把酒谈天的日子,直言虽然舍不得,但尊重对方最终辞官的决定。"鸿飞遵渚"的比喻很美,把友人比作远飞的大雁,自己只能夜不能寐地思念,展现真挚友情。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对话体展开争论,像两个老友聊天,生动自然
2. 比喻贴切生活,如"救火时还谦让"形容官员作秀
3. 不唱高调,承认做官要考虑个人安危,很真实
4. 结尾的感情流露很有感染力,让说理诗有了温度
本质上,这是首"职场劝退诗",诗人看透官场黑暗,用"虽然国家需要你,但烂摊子不值得"的朋克态度,支持朋友拒绝赴任。这种在爱国与自保间的清醒抉择,对现代人也有启发。
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