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闲居的宁静画面,同时暗含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暑热消退,连嗡嗡的蚊群也安静了;门前冷清,连麻雀都很少飞来。沾着露水的草丛里,蟋蟀独自叫得急促;挂着星光的树上,喜鹊不知该停在哪里。这些画面用蚊子、麻雀、蟋蟀、喜鹊这些小动物的动态,生动表现了秋日的寂寥。
后四句抒情:虽然过着打水舂米的清贫生活,但内心快乐;只是远离了喜爱的山水,还没能回去。最后两句巧妙地把人情世故比作秋雁——天气越冷,大雁越要往南飞,就像世人总是趋炎附势,远离困境中的人。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蚊雷静""雀到稀"等新鲜比喻让寻常秋景变得有趣;二是把人情冷暖藏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里,不说破却意味深长。诗人安于清贫,却也不满世态炎凉,这种复杂心境通过秋雁的意象自然流露,毫不做作。
陈洎
(?—1049)宋徐州彭城人,字亚之。历知怀州,审刑院。仁宗宝元间,自屯田员外郎为御史中丞,出为京西、淮南、京东转运使。庆历六年,入为度支副使,寻转盐铁副使。工诗,风格秀古。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