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同辇笙歌地,荒池风露天。
无心更怀古,凉夜正甘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在九曲池边的静谧场景。从前,这里可能是热闹繁华的地方,人们乘坐着车辇,享受着音乐和舞蹈的盛宴。但现在,只有荒废的水池与凉风中的星空相伴,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情感。诗人已经没有了怀念往昔的心思,只想在这凉爽的夜晚安安心心地入睡。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繁华不再的平静接受,以及对当下宁静生活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从前的喧嚣与现在的宁静,传达出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当下的满足。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