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
膏车待明发,逶迤上河梁。
亲朋罗祖饯,冠盖灿成章。
迟予良缱绻,都门犹在望。
条风被原隰,春日当载阳。
鸣鸟余好音,杂葩纷众芳。
鲂鱼始登荐,旨酒屡充觞。
既醉复赆言,欲去故徬徨。
维周仲山甫,王命慎所将。
夙夜无有懈,庶几终允臧。
斯言启深省,勖哉何日忘。
亲朋罗祖饯,冠盖灿成章。
迟予良缱绻,都门犹在望。
条风被原隰,春日当载阳。
鸣鸟余好音,杂葩纷众芳。
鲂鱼始登荐,旨酒屡充觞。
既醉复赆言,欲去故徬徨。
维周仲山甫,王命慎所将。
夙夜无有懈,庶几终允臧。
斯言启深省,勖哉何日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温馨画面,充满人情味与生活气息。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送别场景如画卷展开
诗的开头像电影镜头:天刚亮,马车已备好准备出发,蜿蜒的河桥上挤满了送行的亲友。人们衣冠楚楚,场面热闹得像在过节。最动人的是"迟予良缱绻"这句,把那种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的留恋感写得特别真实。
2. 春日生机反衬离愁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描绘生机勃勃的春景:暖风拂过原野,阳光明媚,鸟鸣悦耳,野花盛开,还有刚捕捞的鲂鱼和美酒。这些欢快的景物与离别的惆怅形成巧妙对比,就像用快乐的背景音乐来衬托伤感剧情,反而让不舍之情更浓烈。
3. 临别赠言升华主题
最后八句是全诗精华。亲友们借着酒意再三叮嘱:要像周朝名臣仲山甫那样认真对待使命,日夜勤勉,力求把事情做好。这些朴实的话语没有大道理,却饱含长辈式的关怀,让简单的送别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带着亲友的期许上路,远行就有了精神力量。
全诗妙在把日常场景写出层次:热闹的饯行、鲜活的春景、真挚的嘱托层层递进,最后落在"带着责任前行"的积极主题上。就像我们现代人远行前,家人既会张罗送行宴,也会叮嘱"在外照顾好自己"那样亲切自然。
汪广洋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