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位于庐山的隐士草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清幽脱俗的意境。
前两句交代背景:草堂建在白云缭绕的庐山,主人(户部相公)曾在这里隐居,后来被皇帝召入朝廷任职。"凤池"代指朝廷,暗示主人身份显赫却曾向往山林生活。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草堂环境:双峰间的树林郁郁葱葱,寺庙旁的泉水潺潺分流。仙鹤在石溪边盘旋,猿猴在山洞前栖息。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远离尘嚣、充满灵性的氛围,鹤与猿都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象征。
最后两句点题:御史(厉玄)在此题诗后,连松树都显得更加庄严肃穆。这里用松树的肃穆来衬托诗歌的感染力,也暗含对主人高洁品格的赞美。
全诗通过山林、泉水、鹤猿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推崇。最巧妙的是用"松前更肃然"这样拟人化的描写,让自然景物也具备了情感反应,使整幅画面顿时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