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既望徐家园雨后即事

风光大好野人居,门对青山绕绿渠。三径草生残雨后,一溪水长海潮初。

邻翁抱瓮将行汲,稚子携罾戏学渔。未必秋来尘已起,试从何处结陶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乡村的宁静生活图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首联"风光大好野人居,门对青山绕绿渠"直接点明居住环境:主人公住在风景优美的郊野,门前是青山绿水,一派田园风光。"野人居"并非简陋,而是远离尘嚣的闲适住所。

颔联"三径草生残雨后,一溪水长海潮初"写雨后景象:小路边的青草在雨后更加茂盛,溪水因涨潮而充盈。这两句通过"残雨""海潮"的细节,让读者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溪水的声音。

颈联"邻翁抱瓮将行汲,稚子携罾戏学渔"转入人物描写:邻居老翁抱着水瓮去打水,孩童拿着渔网在学捕鱼。这两个日常场景生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乐趣。

尾联"未必秋来尘已起,试从何处结陶庐"是诗人的感慨:虽然秋天还未到(暗指尘世纷扰尚未降临),但已经想在这里建造像陶渊明那样的草庐,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全诗以白描手法,通过青山、绿渠、雨后青草、溪水、老翁、孩童等意象,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诗人通过对平凡生活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疏离感。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恬淡自然的生活气息,让人读来心生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