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相公西园雪后栽梅三首 其一

日晏金华劝讲回,幅巾藜杖小园来。
知公洒落遗尘事,旋斸寒梅趁雪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晏相公)在公务之余,回归小园种梅的闲适场景。

首句"日晏金华劝讲回"说天色已晚,晏相公结束了在皇宫(金华代指皇宫)的讲学工作回家。这里用"劝讲"暗示他身份高贵,是皇帝的讲师。

第二句"幅巾藜杖小园来"生动刻画了他卸下官服官帽,换上便装(幅巾)、拄着藜木手杖来到自家小园的形象。这种装扮转变暗示他从严肃的公务状态切换到休闲状态。

后两句是全诗精华。"知公洒落遗尘事"说了解晏相公的人都知道他能潇洒地抛开世俗琐事。"旋斸寒梅趁雪栽"则捕捉到一个充满诗意的瞬间:他立即挥动锄头(斸),趁着雪天栽种耐寒的梅花。这个"趁"字用得极妙,既表现了种花的及时性,又暗含"趁雪栽梅"的雅致情趣。

全诗通过这样一个生活片段,展现了古代士大夫阶层"忙里偷闲"的生活智慧——在繁重公务中仍能保持高雅的生活情趣。种梅这个举动尤其值得玩味,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品格,说明主人公不仅是在种花,更是在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