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庾岭梅》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庾岭梅花的向往和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
前两句“留樵五百诗,半为梅花赋”是说:诗人一生写了五百首诗,其中一半都在赞美梅花。这说明他对梅花情有独钟,梅花在他心中占据重要地位。
后两句“悔不庾岭游,天成诗一部”则是感叹:真后悔没去庾岭亲眼看看那里的梅花,否则一定能写出一整部关于梅花的诗集!这里的“天成”意思是“自然而成”,暗示庾岭的梅花之美能激发无限诗情,让人文思泉涌。
整首诗的核心情感是“遗憾”和“向往”。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写过的梅花诗和想象中的庾岭梅花,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强烈渴望。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梅花在他心中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种花,更是一种能激发创作灵感的自然奇迹。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的直白和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以及因错过美景而产生的淡淡惆怅。读完后,或许我们也会想:生活中是否也有像“庾岭梅”一样令人向往却未曾抵达的风景呢?
方蒙仲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