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知足常乐、安于平淡的生活态度,语言朴实却充满智慧。
诗人开篇就点明主题:人要学会在平凡生活中自己寻找快乐("自愁还自乐"),这样才能活出真实的自我("于道得吾真")。他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把插在花瓶里的花想象成种在花园里("花以瓶为圃"),把吃饱饭当作是在享受春天,说明快乐其实源于心态。
中间四句展现了诗人简单朴素的生活追求:只爱读老旧的诗书,年纪大了也不刻意追逐新潮。这种"守旧"不是顽固,而是对传统智慧的珍视。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如果每天都能保持这样的心境,平凡的日子就是最好的太平盛世。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把日子过成诗"的智慧:不需要荣华富贵,在粗茶淡饭中也能品出春天的味道,在旧书堆里找到精神乐园。诗人告诉我们,幸福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内心是否知足。这种生活哲学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尤其珍贵——真正的太平盛世,或许就从我们安顿好自己的身心开始。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