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宿凤凰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苍茫的意境和深沉的历史感慨。
开篇用夸张手法写山势险峻,"石壁削下三千尺"形容悬崖像被刀削般陡峭,而"挂我双屐"这个生动比喻,让人仿佛看到作者的草鞋挂在峭壁上的惊险场景。夜半时分,潮声从遥远的天边传来,秋雨初晴的月光格外清冷,营造出孤寂清幽的山水夜景。
中间两联形成巧妙对比:在禅房里打坐时心无杂念,但山下酒家里或许还留着才子佳人的情书。这种出世与入世的对照,暗示着作者内心的矛盾。最后以沧桑的笔触收尾:古塔下的苔藓早已化作黄土,历史变迁中,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祛除疟疾这样的现实疾苦,而不是追忆往昔。
全诗通过"削壁、潮声、秋月"的壮阔景象,与"禅榻、酒家、藓骨"的生活细节交织,既展现了自然的永恒,又感叹人事的短暂,在山水意境中寄托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