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接到命令前往会稽(今绍兴一带)赴任,路上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第一句"会稽太守约重论":会稽的太守(地方长官)约我讨论重要事务。说明作者此行是公务在身。
第二句"解后新安共一尊":办完公务后,在新安(可能是地名或驿站)和朋友一起喝酒。"一尊"指共饮一杯,展现朋友相聚的温馨。
第三句"踏月归来已丁夜":踏着月光回来时已是深夜。"丁夜"指深夜时分,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第四句"又乘失舫出西门":又坐着小船从西门出发。说明行程匆忙,连夜赶路。
全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生动记录了作者公务旅程中的几个片段:赴约议事、朋友小聚、深夜赶路。通过"踏月"、"失舫"等意象,既写出了旅途的辛苦,又透露出几分文人雅趣。最后一句尤其传神,让读者仿佛看到作者在夜色中匆匆登船的身影,感受到公务人员的奔波与不易。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