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行旅的宁静画面,充满自然与人的微妙互动。
前两句写景:一片薄云轻轻飘过半山腰的阴影处,诗人忽然发现自己的头巾和鞋子已被浓绿的雾气浸湿。这里用"轻度"和"俄惊"两个动作,既写出云雾的轻盈流动,又生动表现了人在山雾中不知不觉被包围的惊喜感。
后两句转入趣味想象:山涧底的清泉似乎懂得旅人的慵懒,在石头缝隙间自顾自地发出潺潺水声。诗人把泉水拟人化,说它"知客懒",其实是反衬出自己漫步山中的悠闲状态。而"自长吟"三字,让无声的流水变成了有情感的吟唱,整个画面顿时活泼起来。
全诗妙在将山行途中几个瞬间感受串联起来:云影移动的视觉、雾气沾衣的触觉、泉水声响的听觉,最后都化作心灵的自在惬意。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景物传递出人与自然相融的愉悦,让人读来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山间的清凉与宁静。
罗与之
罗与之,字与甫,螺川(今江西吉安县)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本集卷一《下第西归》),遂弃去,浪迹江湖间。其诗为刘克庄称赏。有《雪坡小稿》二卷。罗与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雪坡小稿》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本(简称江湖集)、顾氏读书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并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