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日偕黄二暨舍弟饮天桥酒楼
长安百万人,中有贱男子。
日挟卖赋钱,来游酒家市。
昨日送君回,今日约君来。
送君约君于此桥,长安酒人何寂寥。
酒人无多聚还喜,破帽尘颜挈吾弟。
摄衣上坐只三人,爽语寥寥落檐际。
君言内热需冷淘,我惯手冷应持螯。
闲无一事且沉醉,不然辜负青天高。
青天高高复飞雨,二十四棂风欲举。
飞蓬卷叶十里间,直视城南落惊羽。
浓云欲暗南郭门,斜日忽破千林昏。
阴晴万态斗秋景,醒醉一梦恬吟魂。
持千螯,挥百尊,不觉楼上空无人。
君归虽遥莫先走,万事要须落人后。
君不见,门前豪骑控双龙,笑我西行马如狗。
日挟卖赋钱,来游酒家市。
昨日送君回,今日约君来。
送君约君于此桥,长安酒人何寂寥。
酒人无多聚还喜,破帽尘颜挈吾弟。
摄衣上坐只三人,爽语寥寥落檐际。
君言内热需冷淘,我惯手冷应持螯。
闲无一事且沉醉,不然辜负青天高。
青天高高复飞雨,二十四棂风欲举。
飞蓬卷叶十里间,直视城南落惊羽。
浓云欲暗南郭门,斜日忽破千林昏。
阴晴万态斗秋景,醒醉一梦恬吟魂。
持千螯,挥百尊,不觉楼上空无人。
君归虽遥莫先走,万事要须落人后。
君不见,门前豪骑控双龙,笑我西行马如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在繁华长安城中的生活片段,充满了市井气息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破帽尘颜挈吾弟"):
诗人自嘲是长安百万人口中一个不起眼的"贱男子",每天带着写文章赚的钱去酒馆喝酒。昨天刚送走朋友,今天又约着见面,感叹长安城里真正懂喝酒的人太少了。虽然人不多,但能和弟弟、朋友相聚还是很开心。这里展现了诗人不拘小节、随性自在的性格。
第二部分("摄衣上坐只三人"到"醒醉一梦恬吟魂"):
具体描写三人喝酒的场景。朋友说要吃凉面解暑,诗人却说自己习惯吃螃蟹。他们觉得闲着就该喝个痛快,不然对不起这么好的天气。这时天气突然变化,又是风雨又是晴,就像人生起伏无常。诗人用天气变化比喻人生百态,认为醒着醉着都是一场梦,不如安心写诗。
第三部分(最后部分):
诗人继续豪饮,喝到酒楼都没人了。他开玩笑对朋友说:虽然你家远,但别急着走,做人做事都要懂得"慢半拍"。最后用对比手法,说门前豪绅骑着高头大马,而自己骑着瘦马像条狗,既自嘲又暗含对权贵的不屑。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活化的场景展现真实人生,喝酒聊天、天气变化都是日常所见
2. 语言直白幽默,比如自称"贱男子"、说骑马像狗
3. 透露出豁达的人生态度:看淡荣辱、及时行乐
4. 通过对比(豪骑双龙vs马如狗)暗含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诗人用最普通的市井生活,表达了"人生如梦,不如醉一场"的哲理,这种接地气的智慧正是打动人心的地方。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