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亦庵中千上人

维舟西昌城,秋色净闾闬。
去城未里馀,一阁摇霄汉。
悠然水竹居,清况亦云罕。
阁中虚且閒,回转恣登览。
低揖紫袍峰,前趋若下坂。
俯影入横塘,浮光上朱槛。
复道迂小楼,夹花明幽栈。
危桥柏径深,曲渚秋云绽。
苍茫不可穷,瞩空真如幻。
中公此坐卧,亦既适以衎。
相逢更扬眉,放怀共疏散。
长啸夜月孤,策杖江天晚。
应嗟华亭翁,覆船未成懒。
三峡余隐沦,亦自笑担板。
且勿复多言,饥索香厨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一位名叫中千的僧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悠远的意境。

开篇写诗人乘船来到西昌城,秋高气爽的景色让整个城市显得干净明亮。离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周围是幽静的水边竹林,这样的清幽景致实在难得。阁楼内部空旷安静,诗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四处观赏。

接下来用生动的画面描写周围的景色:诗人仿佛能弯腰触摸紫色的山峰,往前走又像在下坡;低头能看到自己在池塘中的倒影,阳光在水面闪烁,反射到红色的栏杆上。曲折的小路通向一座小楼,两旁开满鲜花;柏树掩映的险峻小桥深处,弯曲的水边秋云舒展。这些景色苍茫辽阔,让人感觉如梦似幻。

中千禅师就在这里修行生活,过得舒适自在。两人相见十分愉快,畅所欲言。他们一起在月夜长啸,拄着拐杖漫步江边直到天色渐晚。诗人联想到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隐士,觉得自己的隐居生活相比之下显得不够彻底。最后以幽默的口吻结束:先不说这些了,肚子饿了该去要斋饭吃了。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闲适自在,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美景的赞叹,又透露出超脱尘世的禅意,最后回归到日常生活的朴实需求,显得真实而亲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