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秋收时节稻花盛开的景象,展现了农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
首联“露白千村水一镰,灵苗初吐玉纤纤”写清晨的露水映照着村庄,稻苗刚刚抽穗,嫩绿的稻花像纤细的玉丝一样柔美。这里用“露白”和“玉纤纤”形容稻花的纯净与娇嫩,画面清新动人。
颔联“飘香清昼秋阴薄,敛秀黄昏夜气严”写稻花的香气在白日里飘散,秋日的阳光柔和;到了黄昏,稻花收敛起美丽,夜晚的寒气渐浓。诗人通过昼夜的变化,展现稻花在不同时间的美,也暗示自然规律的严谨。
颈联“黍稷稻粱无异嗜,雨云风日有同占”写农民种植各种庄稼,不分彼此地辛勤劳作,同时依赖自然的雨露、阳光和风调雨顺。这句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尾联“山居最识耕田苦,荷插花间意已忺”是诗人的感慨:住在山里的人最懂得耕种的辛苦,但看到稻花盛开,扛着农具走在田间,心里依然充满喜悦。这里既表达了对农民辛劳的理解,也展现了丰收带来的满足感。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稻花的美丽和农耕生活的真实画面,同时传递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