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熊叔雅四咏·石峰春霭

寒山远欲无,春在冥蒙处。
何如扫浮阴,尽放焦嶢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山景的朦胧画面,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寒山远欲无,春在冥蒙处":远处寒冷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几乎要消失不见,而春天的气息就藏在这片朦胧之中。这里用"欲无"二字生动表现了远山被雾气笼罩的状态,而"冥蒙"则巧妙点出了春天初来时那种隐约、含蓄的特点。

后两句"何如扫浮阴,尽放焦嶢露":诗人突发奇想,说要扫开这些浮动的云雾,让嶙峋的山峰完全显露出来。这里的"扫"字用得很有力道,表现出诗人想要拨云见日的迫切心情。"焦嶢"形容山势陡峭,暗示着被云雾遮盖的山峰其实很有气势。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雾气营造出早春特有的朦胧美感
2. 通过"扫"这个动作,把静态的风景写活了
3. 在平淡的景物描写中暗含期待——诗人渴望看到更清晰、更完整的春色
4. 短短20个字就完成了从远景到近景、从朦胧到清晰的画面转换

这就像是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先渲染出整体的朦胧氛围,再通过一个"扫"的想象,让读者仿佛看到云雾散开后山峰显露的精彩瞬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