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冬江上的孤舟图景,通过船夫的困境折射出民间疾苦。
开篇用"一叶船"形容小船像树叶般飘摇,船夫缩在封闭的船舱里,视野狭窄如管中窥天。接着展现严冬景象:树木凋零只剩枯枝,月光更添寒意;百姓家中粮仓空空,正逢荒年。诗人说寒风未必真能冻掉手指,但更可怕的是盗匪像饿狼般虎视眈眈。
最后四句形成强烈对比:富贵人家在书房赏玩瓶插梅花时,可曾想到这些在寒风中讨生活的船夫?诗人发出灵魂拷问:与其在危险中挣扎,为什么不回家过安稳日子呢?
全诗通过"寒"与"盗"的双重压迫,揭示了底层百姓生存的艰难。艺术上运用对比手法(富贵与贫寒、安逸与危险),语言平实却充满张力,最后一句反问尤其发人深省,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