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托招予谒门下者诗以代柬辞之

秪恐负知己,沉吟故草莱。
书为垂老癖,心已及秋灰。
有鹿归蕉梦,无珠保蚌胎。
甘贫讵免醉,迂拙是从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婉拒他人邀请的内心独白,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淡泊名利的晚年心境。

前两句"怕辜负朋友的好意,所以在草屋前犹豫徘徊"——展现了老人面对邀请时的矛盾心理,既不想让朋友失望,又不愿违背本心。

中间四句用生活化的比喻道出原因:"老了就爱看书消遣,内心早已像秋天的灰烬没了热情"(用熄灭的灰烬比喻淡泊)、"我像做梦的鹿守着芭蕉树,像老蚌壳里没珍珠"(用两个典故自嘲既没有雄心壮志,也没有珍贵才华)。

最后两句总结:"甘于清贫但爱喝点小酒,笨拙固执是我一贯作风"——用自嘲的口吻表明自己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暗示不愿改变现状去迎合他人。

全诗通过老人絮叨家常般的语言,把"不想应酬"这件小事写得充满生活哲理。那些"芭蕉梦""蚌胎珠"的比喻既生动又有文化底蕴,让读者看到一个可爱又固执的文人形象——他像邻居家那位爱喝酒、爱看书、怕社交的倔老头,让人忍俊不禁又心生敬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