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天童新和尚

中峰深且寒,攲接海边岛。
松凋不死枝,花坼未萌草。
飞瀑吼蛟宫,幽径分鸟道。
伊余空寂徒,浮光寄枯槁。
冥游天地间,谁兮可寻讨。
孤立云霞外,谁兮可长保。
兹来仁者来,还称太白老。
荷策扣岩扃,重席展怀抱。
示我商颂清,休誇郢歌好。
报投惭抒辞,难以论嘉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禅意的深山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开头用"中峰深且寒"勾勒出一座幽深寒冷的山峰,像倾斜的岛屿连接着大海。山中的松树即使枯萎也保留着不死的枝条,花朵在未发芽的草丛中绽放,这些意象展现了自然界顽强不息的生命力。

"飞瀑吼蛟宫"描写瀑布如蛟龙怒吼般奔流而下,"幽径分鸟道"说小路细得只有飞鸟能通过,这些生动比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接着诗人自比"空寂徒",像浮光般寄托于枯槁之中,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冥游天地间"和"孤立云霞外"两句,用遨游天地、独立云端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同时也流露出无人理解的孤独感。"谁兮可长保"的感叹,暗示着这种超脱境界难以持久。

最后写到"仁者"来访,诗人以"太白老"(可能指李白)自称,表现出谦逊态度。客人带来清新的诗作,诗人自愧文辞不如,这种文人间的酬唱往来,为全诗增添了几分温暖的人情味。

全诗通过冷峻的自然景物与热忱的人情交流的对比,既表现了隐士生活的清寂,又展现了精神世界的丰盈,传递出超脱而不孤傲、清高而不冷漠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