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神潭洪氏醉经堂
久客急归程,风雨事驰骛。
黄流鸣涧壑,馀波或被路。
堆埼珠联属,石径齿龃龉。
篮舆惴危登,杖策阻深度。
行行忽平岗,神潭渺东注。
徒旅鸠后先,烟火休薄暮。
主人延客入,丈室千卷聚。
醉经揭佳名,巨轴舒新句。
我亦旧高阳,糟粕尝已屡。
人言薄滋味,舌根恐未具。
君但中圣贤,当自知佳处。
黄流鸣涧壑,馀波或被路。
堆埼珠联属,石径齿龃龉。
篮舆惴危登,杖策阻深度。
行行忽平岗,神潭渺东注。
徒旅鸠后先,烟火休薄暮。
主人延客入,丈室千卷聚。
醉经揭佳名,巨轴舒新句。
我亦旧高阳,糟粕尝已屡。
人言薄滋味,舌根恐未具。
君但中圣贤,当自知佳处。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长期在外漂泊的旅人,在风雨中匆忙赶路回家的故事。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艰辛的归途:开头描写旅人急着回家,冒着风雨赶路。路上遇到洪水泛滥,山涧里黄水奔流,甚至淹没了道路。石头小路崎岖不平,坐轿子的人害怕危险,拄拐杖的人也难以前行。这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旅途的艰难。
2. 柳暗花明:走着走着突然来到一片平坦的山岗,看到"神潭"向东流去。这时同行的旅人们陆续到达,傍晚的炊烟升起,给人一种终于可以休息的安心感。
3. 热情的主人:主人邀请客人进入书房,房间里堆满了书籍。书房有个好听的名字"醉经堂",墙上挂着写有新诗句的卷轴。这里展现了主人的文人雅趣。
4. 饮酒的感悟:诗人说自己也是个爱酒之人("高阳"指酒徒),尝过很多次酒糟。有人说这酒味道淡,诗人觉得是他们不懂品尝。最后说只要真正懂得酒中真味("中圣贤"指喝到好酒),自然能体会其中的美妙。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旅途艰辛,如"黄流鸣涧壑"让人仿佛听到洪水声
- 通过"忽平岗"的转折,展现绝处逢生的惊喜
- 书房和饮酒的描写,表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最后关于品酒的议论,其实是在说人生体验 - 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懂得其中滋味
整体表达了在艰辛旅程后找到休憩之所的欣慰,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