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是在歌颂一位叫吴郡王的将军。全诗用简单有力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世代忠良、战功赫赫的武将形象。
前四句说:吴家祖祖辈辈都重气节("节义家传久"),国家危难时才显出他真正的忠诚("艰难始见忠")。这位将军心里只装着国家("一心惟徇国"),身经百战终于平定外敌("百战竟平戎")。这里用"百战"这个具体数字,让人感受到将军身经百战的艰辛。
后四句转到将军的威严:他驻军时营地肃穆严整("环列周庐肃"),出行时仪仗合乎礼制("官仪道路同")。最后两句最妙——作者说:你们去看看功臣画像("麟阁"指表彰功臣的地方),有谁能像他这样,从始至终都保持赤胆忠心?("谁得似初终")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夸将军能打仗,更强调他"从一而终"的品质。就像我们现在说"不忘初心",这位将军难得的是,功成名就后依然保持最初的忠诚。诗人用"始见忠"和"似初终"首尾呼应,把"始终如一"这个主题点得明明白白。
汪应辰
(1118—1176)信州玉山人,初名洋,字圣锡,学者称玉山先生。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除秘书省正字。因疏奏忤秦桧,出通判建州、袁州、静江府、广州,流落岭峤者十七年。桧死,始还朝。刚方正直,遇事敢谏。以敷文殿直学士充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甚有政声。入为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所撰制诰温雅典实。在朝多革弊事,得罪中贵,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复连贬官秩,遂辞官家居。卒谥文定。少受知于喻樗,又从吕本中、胡安国、张栻、吕祖谦游,学问博综,精通义理。有《文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