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张功父送牡丹

病眼看书痛不胜,洛花千朵唤双明。
浅红酽紫各新样,雪白鹅黄非旧名。
抬举精神微雨过,留连消息嫩寒生。
蜡封水养松窗底,未似雕栏倚半酲。

现代解析

这首诗《谢张功父送牡丹》表达了对友人赠送牡丹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赏花时的美妙体验。接下来,我将逐句进行通俗易懂的解析:

1. “病眼看书痛不胜,洛花千朵唤双明。”
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眼睛不舒服,看书会感到疼痛。但突然间友人送来了成片的牡丹花(“洛花”指的是洛阳的牡丹),使得诗人的双眼为之明亮起来。这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暗喻牡丹的美丽使人精神焕发。

2. “浅红酽紫各新样,雪白鹅黄非旧名。”
这里描述了牡丹花的颜色多样,有浅红色、浓紫色等新的花色。同时,还有雪白色和鹅黄色的牡丹,这些颜色可能不是以前所熟悉的品种名称(非旧名)。诗人通过这些描述,展现了牡丹的丰富多彩和新颖之处。

3. “抬举精神微雨过,留连消息嫩寒生。”
在欣赏牡丹时,诗人感到精神焕发,就像经历了一场微雨过后的清爽感觉。同时,因为牡丹的花期和嫩寒的天气相互呼应,使得诗人更加留连忘返,不愿错过这美好的时刻。

4. “蜡封水养松窗底,未似雕栏倚半酲。”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将牡丹放在窗边,用水和蜡养护它。诗人将其与倚在栏杆上的半醉状态相比较,暗示虽然醉酒时的朦胧状态很惬意,但观赏这精心养护的牡丹更为充实和有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牡丹的热爱。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