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与侄儿共赏梅花时的感悟,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高洁品格的主题。
前两句"羁旅阅世纷,坐念百忧集"写游子漂泊在外,看尽世间纷扰,静坐时各种忧愁涌上心头。这里用"羁旅"点明作者处境,"百忧集"生动表现了游子的愁绪。
中间四句是转折。与侄儿畅谈时("共子时剧谈"),内心如冰雪般纯净("满怀冰雪洁")。看着梅花静静绽放("梅花静玉立"),作者领悟到:人的品格没有固定标准("仪型谁有常"),但可以像梅花一样保持高洁。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不必刻意寻找解忧之物("何用对忘忧"),在严寒中坚守的梅花("岁寒端有益")就是最好的榜样。这里"岁寒"既指自然界的寒冬,也暗喻人生困境。
全诗通过梅花意象,传递了"困境中更要保持高尚品格"的哲理。语言朴实自然,由愁绪写到感悟,最后升华主题,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的气节观。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坚贞的象征,在此诗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王偘
宋婺州金华人,字刚仲。王淮孙。初从刘炎学,后师何基卒业。与族父王柏自为师友。又与蔡杭为契友。有《立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