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Ajanta石窟歌,次东坡芙蓉城韵
一水倒泻玻璃屏,林木萧萧俄停停。
经冬黝石不再青,洞门累累如流星。
倔佹离楼各异形,二十九龛刹那经。
砀基敷彩图仙灵,玄津重楫兼龙軿。
法流是挹常惺惺,阒其无人徒歆馨。
风低草偃闭明廷,洪钟虚受靡由听。
穷巧彩章谁所令,朝日斐亹翼窗棂。
神之去来总无凭,萧疏但赏物象泠。
有扉终岁不复扃,画中金翅鼓修翎。
钧天广乐响春霆,众姝玉立何亭亭。
殿间欲勒千佛铭,共云异岭高竛竮。
髣髴金策声铃铃,振我客愁愁不醒。
群山奔走不遑宁,输与百丈倒净瓶,拈花意与日同荧。
风前一叶警秋零,溪流半涸石苔腥。
凉生火宅掩云溟,自笑此身同转萍。
攀危安若履户庭,洗虑且去心中螟。
于兹悟得无穷龄,伤怀莫学子才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阿旃陀石窟的壮丽景象,通过对石窟内外景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感悟。
首句“山深难以测湛冥”描述了山中的幽深和神秘,奠定了全诗的氛围。接着,“凿窟何年费五丁”提到了石窟的开凿过程,似乎是在问石窟是何时被开凿出来的,以及它背后耗费了多少人力。
“一水倒泻玻璃屏,林木萧萧俄停停”描述了一条倒映在水中的石壁,仿佛是一面玻璃屏风,两边的林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晃,给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感觉。
“经冬黝石不再青,洞门累累如流星”接着描述了经过冬天的石壁不再变青,洞门排列像是流星,形象生动。
“倔佹离楼各异形,二十九龛刹那经”指出石窟内石楼形态各异,二十九个石龛显得非常神奇。
“砀基敷彩图仙灵,玄津重楫兼龙軿”描述石窟内彩绘丰富的壁画,内容涉及仙灵、龙舟等神话元素。
“法流是挹常惺惺,阒其无人徒歆馨”表达了佛教法流的影响,尽管石窟内无人,仍然充满了佛学的智慧和馨香。
接下来,“风低草偃闭明廷”表达了一种自然的宁静,仿佛风低草偃遮蔽了明亮的宫廷。
“穷巧彩章谁所令,朝日斐亹翼窗棂”提到了彩绘的精美,似乎询问是谁创造了如此美丽的图案。
“有扉终岁不复扃,画中金翅鼓修翎”描述了石窟中的一些特殊之处,比如有门窗从不关闭,画中有金翅鸟在展翅。
“钧天广乐响春霆,众姝玉立何亭亭”描绘了一幅宫中音乐和美人立于亭亭的景象,形象生动。
“殿间欲勒千佛铭,共云异岭高竛竮”表达了对千佛雕像的赞美,以及石窟环境的高耸。
“髣髴金策声铃铃,振我客愁愁不醒”描述了在石窟内听到仿佛金策声铃铃的声音,这种声音似乎能够唤醒客人的愁绪,让人思绪万千。
“群山奔走不遑宁,输与百丈倒净瓶”通过想象群山奔走的景象,表达出石窟的静谧之美,而百丈倒净瓶则象征着石窟的纯净和宁静。
“拈花意与日同荧”描述了石窟内的光线如同拈花一样柔和,与日光相似,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最后,“风前一叶警秋零,溪流半涸石苔腥”描绘了秋天风中树叶的凋零,溪流半涸,苔藓的腥味,增添了一份凄凉与自然的野趣。
“凉生火宅掩云溟”仿佛描述了石窟内的凉爽,仿佛逃离了炎炎夏日的火宅,进入一片云海的清凉中。
“自笑此身同转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如浮萍般漂泊不定的感慨,与石窟内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
“攀危安若履户庭,洗虑且去心中螟”表达了诗人内心平静,即使面对险峻也能如履平地,去除心中的烦恼。
“于兹悟得无穷龄,伤怀莫学子才邢”以感悟之语结束,表达对生命长久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子才(可能指某位有才华的人)的感叹,暗示着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阿旃陀石窟的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展示了自然的魅力和心灵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