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秋夜画面,同时暗含对人才际遇的感慨。
前两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是经典的白描手法:
- 薄云让银河显得朦胧
- 稀疏的雨滴落在梧桐叶上
这两个画面通过"淡"和"滴"两个动词活起来,没有直接写声音,却让读者仿佛听见雨打梧桐的清脆声响,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意境。
后两句"逐逐怀良驭,萧萧顾乐鸣"转入抒情:
- "良驭"指优秀的骑手,这里比喻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 "萧萧"是马鸣声,代表有才能的人
诗人用千里马渴望遇到伯乐的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惆怅。但"顾乐鸣"又显示出积极的一面——良马依然保持着鸣叫求知的热情。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过渡自然
2. 用秋夜的宁静反衬内心的不平静
3. 通过马鸣的意象,把个人抱负写得含蓄而有力量
4. "疏雨滴梧桐"这样看似简单的描写,实际包含了中国诗歌"以少胜多"的美学特点
诗人没有直接抱怨命运,而是用清新的自然画面和典故,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等待机遇又不失希望的心境,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美的典范。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