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雨中

夹竹夭桃蘸小红,水高鱼沪没芦丛。
南湖春物无人管,都付斜风细雨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湖春雨中的静谧画面,用简单生动的语言传递出自然之美和淡淡的寂寥感。

前两句写景:夹竹桃的枝条轻触水面,沾湿了红色花瓣;上涨的湖水淹没了渔网和芦苇丛。"蘸"字用得巧妙,让人仿佛看到花枝点水的灵动画面,"没"字则暗示了春雨的持续。

后两句抒情:南湖的春日景致无人欣赏,一切都交给了斜风细雨。这里的"无人管"不是真的没人管理,而是说美景被冷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被忽视的惋惜。斜风细雨既实写天气,也像温柔的手在照看这些春物。

全诗用20个字就构建出多层次的意境:有色彩(小红)、有动态(蘸、没)、有声音(风雨)、有温度(春寒)。诗人通过"鱼沪""芦丛"等接地气的景物,让画面充满生活气息,最后用"无人管"的感慨,给明丽的春景蒙上一层淡淡的忧伤,让人联想到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瞬间。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