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里漂泊江湖的文人形象,充满了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
开头"漠漠江湖梦"用模糊的江湖梦境,暗示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秋心落百蛮"中的"秋心"合起来就是"愁"字,表达了在南方蛮荒之地的愁绪。
中间四句通过几个意象展现诗人的处境:用简陋的藜草床暗指清贫生活,"棋局隐东山"借用谢安隐居东山的故事,表达自己暂时隐居的心情。"沧海"和"浮云"的意象则展现了诗人看淡世事变迁的豁达。
最后两句点明思乡主题:汀州(福建地名)的芳草让诗人想起家乡,但"愁采白蘋"暗示有家难回的惆怅。整首诗将漂泊之苦与豁达心境巧妙融合,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透露出超然物外的文人气质。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