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妇吟

山褪苍,树添黄。
炎州腊尽飞薄霜。
草枯樵径纵横白,如张巨网捕峦冈。
樵妇蚁缘何娇捷,背绷乳儿胸系筐。
日暮入市换盐米,茧手胝足酬饥肠。
求生食力理之常,樵者食山鱼食水,大人食国吏食氓。
回音盈盈隔碧海,别有天地仙之乡。
仙之乡,歌舞稠,珠宫锦向鲛人收。
贫人之血富人酒,万古八埏一辙遒。

现代解析

《樵妇吟》是一首描绘樵妇生活的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和樵妇的日常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和经济差异。

开头几行描述的是季节的变化,由夏天到冬天,树木由青变黄,霜雪降临,草木枯黄,樵径上覆盖了一层白色,仿佛一张大网铺在山冈上。这种描述不仅交代了季节背景,也暗示了当时环境的严酷。

紧接着,诗中描述了一位年轻的樵妇背着孩子,在山林中采集柴火的情景。“蚁缘何娇捷”形容她攀爬敏捷,像小小的蚂蚁一样灵活。她背着奶娃娃,怀里还拿着装柴的筐子。这不仅表现了樵妇的勤劳,也揭示了她的家庭责任。

到了天黑,樵妇带着柴火进入市场换回食物。她的手因劳动而粗糙,但这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填饱全家人的肚子。诗人在这里描述了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一部分,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社会的不公。山林中的鱼虾属于樵夫,而国家的财富却被官员们占有。穷人流汗换来的只是填饱肚子,而富人却可以享受奢华的生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樵妇的生活日常,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现象。诗中的“求生食力理之常”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努力和对生存的渴望。同时,诗人也借由描述樵妇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关注和不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