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廷实东所寄兴见寄 其十

门下诸生无一个,山童撤却皋皮坐。
与侬七尺青团蒲,今年换与张东所。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师生互动场景。

前两句"门下诸生无一个,山童撤却皋皮坐"是说:教室里一个学生都没有,连平时用来教学的虎皮坐垫(皋皮)都被书童收起来了。这里透露出一种落寞感,可能是学生都放假了,或者老师暂时没有学生。

后两句突然转折:"与侬七尺青团蒲,今年换与张东所"。老师拿出一张七尺长的青色蒲团,今年特意换给张东所使用。"侬"是方言,意思是"我",显得很亲切。这里的"换"字用得特别妙,可能是升级了教学设备,也可能是作为特别奖励。

全诗亮点在于: 1. 通过"撤坐垫-换蒲团"的日常细节,展现师生间的温情 2. "无一个"与"换与"形成对比,突出对张东所的特别关照 3. 语言朴实如聊天,却生动展现了传统书院的生活场景 4. 最后点出"张东所"这个人名,让整首诗顿时有了故事性

就像现在老师给优秀学生发特别奖品一样,古人也会用换新坐垫这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喜爱。整首诗就像一张老照片,定格了古代书院里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瞬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