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行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厚重感,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用"苍翠插秋旻"形容太行山高耸入云的青翠山色,"叠岭重关"点明这里自古就是军事要地。三四句通过"分晋赵""带河汾"的描写,把战国时期晋国分裂和汾河流经的地理特征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历史分量。
五六句笔锋一转,用"青青草"和"点点坟"形成鲜明对比:昔日繁华的都城如今长满青草,叱咤风云的英雄也只留下零星坟冢。这种今昔对比让人自然产生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诗人骑马行走在险峻的"鸟道"上,不时停下来从高处眺望飞云。这个画面既展现了太行山的险峻,又通过"望飞云"的举动,含蓄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个巍峨太行山的全景,然后镜头推近展现历史遗迹,最后定格在骑马望云的诗人身上。通过地理、历史、个人三个层次的交织,既赞美了山河壮丽,又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还表达了淡泊名利的情怀,读来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