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独自前往西湖途中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写旅途场景:使者像被天风推送般独自骑马奔向西湖,沿途看到月光下无数人家在榆树下饮酒作乐。"白榆"既指真实的榆树,也暗指天上的星辰(古人认为天上也有榆树),营造出天地交融的梦幻感。
后两句是诗人对使者的贴心提醒:到了严子陵钓台(东汉隐士钓鱼处)千万别听夜里的笛声,因为那凄凉的笛声会让人倍感孤独,就像秋霜打落天上孤星一般。"客星"既指天上的星星,也暗喻使者孤身一人的状态。
全诗通过"匹马""孤星"等意象,在壮阔的天地背景中突出人的孤独感。诗人用月光、白榆、笛声等柔美意象,将这份孤独写得既苍凉又富有诗意,展现了旅途中的复杂心境。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