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对酒效昌黎体

雪乃雨之死,雨乃雪之生。
譬彼潮与水,同出而异情。
洑流或乱潮,冻雨或间雪。
达人於此时,着眼试分别,
等是天一生,而有生杀存。
所以古圣贤,谆谆畏乡原。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作比喻,探讨了事物对立统一的哲学道理。

开头四句用"雪和雨"、"潮和水"的关系打比方:雪是雨的终结(固态),雨是雪的起源(液态),就像潮汐和海水本质相同却形态各异。说明同一事物的不同形态看似对立,实则同源。

中间四句进一步举例:暗流会扰乱潮汐,冻雨可能夹杂雪花。聪明人遇到这种情况,会仔细分辨其中的差异。这里提醒我们,面对表面相似的事物,要看清本质区别。

后四句点明核心思想:虽然都来自"天一生水"(古人认为水是万物本源),但有的滋养生命(雨),有的带来肃杀(雪)。就像古代圣贤最警惕"乡原"(表面忠厚实际虚伪的人),因为他们就像雪与雨一样,看似同类却性质相反。

全诗通过自然现象告诉我们:要辩证看待事物的两面性,既要看到统一性(同源),也要辨别差异性(异质)。这种思想对为人处世很有启发——看人看事不能只看表面,要像分辨雨雪那样看清本质。

敖陶孙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