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道中题梅》描述了作者在途中遇到梅花的情景,并通过梅花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首句“山家梅树出疏篱”描绘了一幅自然的画面:山间人家的围墙很低,梅花从篱笆缝隙中探出来。这里提到了“山家”,给人一种静谧、远离尘嚣的感觉。
第二句“好客慇勤折一枝”中的“慇勤”指的是殷勤、周到的意思。这里说明作者随手摘了一枝梅花,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同时也暗示自己遇到了一位友好的主人。
第三句“直是老来风味薄”则转到了作者自身。这里的“老来”指的是年老,而“风味薄”可能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的笔墨才气有所减退。这句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感慨。
最后一句“而今相遇可无诗”则进一步强调了诗的重要性。既然遇到了这样美好的景致和热情的人,自然应该有所感怀,写诗纪念。但它又有所保留,似乎在说即便如此,也不见得非得立即作诗不可,流露出一种生活的随性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描写常见的景物——山间人家的梅树以及即兴摘得的一枝梅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年华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反思,读来让人感觉亲切而富有哲思。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