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① 其三 彦融

宁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
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
敲门唤良友,舍木森十寻。
茶瓯荐甘荠,索酒那得斟。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
谁知半刺史,而有尊尧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约朋友聚会,借机讨论如何安贫乐道的生活智慧。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知识分子的清高与苦闷。

前四句用两个典故开篇:宁戚敲牛角唱歌求官,司马相如靠弹琴打动卓文君。诗人说自己写诗就像他们一样,是在借外物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愤懑,可惜世上难遇知音。这里透露出怀才不遇的郁闷。

中间六句描写聚会场景:敲门邀请好友,在树林环绕的幽静处相聚。用野菜配清茶,想喝酒却找不到酒。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清贫但雅致的生活状态。"膏粱子"指富贵人家,诗人说虽然我们吃不起山珍海味,但这些野菜才是圣人都看重的良药,体现了安贫乐道的精神。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谁能想到我这个半大不小的官员(半刺史),内心却怀着尊崇尧舜的崇高理想呢?这里既有自嘲,也暗含坚守节操的自豪。全诗在朴素的生活描写中,展现了知识分子在贫困中坚守精神高度的风骨。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