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季章参政
衮衮入蜀者,借公兄弟名。
每求归载满,预屏去橐倾。
鴳飞虽地控,龙卧常天升。
惜哉坐时运,久郁时士情。
文章何崛奇,冬雷夏增冰。
德业又宏济,雉登应牛鸣。
已著鼎饪利,不共水火争。
我穷未得死,破釜斗粟营。
误蒙兼金重,自视一羽轻。
唯当刮老眼,云雨看施行。
每求归载满,预屏去橐倾。
鴳飞虽地控,龙卧常天升。
惜哉坐时运,久郁时士情。
文章何崛奇,冬雷夏增冰。
德业又宏济,雉登应牛鸣。
已著鼎饪利,不共水火争。
我穷未得死,破釜斗粟营。
误蒙兼金重,自视一羽轻。
唯当刮老眼,云雨看施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写给好友李季章(李壁)的赠诗,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和对其仕途不顺的惋惜,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清贫自守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
1. 赞美李季章的才能与德行(前八句)
- 用"衮衮入蜀者"形容众多官员争相入蜀为官,反衬李季章兄弟名声显赫
- "鴳飞虽地控,龙卧常天升"比喻:李季章虽然暂时受制于地方(像小鸟),但实际是潜龙终将腾飞
- 特别称赞他的文章如"冬雷夏冰"般罕见奇特,德业兼备如"雉登牛鸣"般祥瑞
2. 惋惜其仕途不顺(中间四句)
- 感叹他时运不济,长期压抑了士人的期待
- 明明已具备治国才能("著鼎饪利"),却不愿参与官场争斗("不共水火争")
3. 自述贫贱坚守的志向(后六句)
- 用"破釜斗粟"形容自己清贫的生活状态
- 虽然穷困但坚守气节,把友人厚赠看得比羽毛还轻
- 最后以"刮老眼"期待见证友人施展抱负的生动比喻作结
艺术特色:
- 善用对比手法(众人争名vs李氏兄弟清誉)
- 比喻新颖贴切(冬雷夏冰喻文章奇崛)
- 语言质朴有力,情感真挚
- 在赞美友人时暗含对官场的讽刺
全诗展现了宋代士大夫之间惺惺相惜的真挚情谊,既有对怀才不遇的愤懑,也有贫贱不移的骨气,最后以乐观期待收尾,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