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时运四首,并引 其四

旦朝丁丁,谁款我庐。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剪䰂垂髫(一作剪发垂髻。),覆此瓠壶。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感人的重逢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开头用"丁丁"的敲门声制造悬念,让人好奇是谁来访。原来是远方的子孙回来了,屋里顿时充满欢声笑语。"剪发垂髻"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头发剪得整整齐齐、扎着小辫子的可爱模样。他们调皮地倒扣着葫芦做的水壶玩耍,这个生活化的场景让画面立刻鲜活起来。

最后两句最有深意:诗人说这三年就像一场梦,如今终于又见到亲人了。这里既有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又包含着对团聚的珍惜。特别是"乃复见余"四个字,那种惊喜、欣慰、甚至有点不敢相信的感情都包含其中。

整首诗就像一张老照片,记录着普通人生活中最珍贵的亲情时刻。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每个细节都透着真挚的情感,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久别重逢的温暖。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