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门夜泊①

寂寞江干暮,长樯漾碧危。
湖平宵气净,戍僻漏声迟。
孤客停桡处,晴川独棹时。
静观星斗阔,却笑水云私。
一苇无涯系,双凫似我知。
钟声峰外尽,数问夜何其(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夜晚停泊在鹿耳门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深邃的寂寞与超脱。

开篇"寂寞江干暮"直接点明氛围:傍晚的江岸空无一人,高耸的船桅倒映在碧绿的水波中摇晃。这个画面就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静止中带着微微的动荡感。

中间六句用三组对比展现夜的静谧:平静的湖面与稀落的更鼓声、独坐的旅人与空旷的江面、浩瀚的星空与私语般的水雾。这些意象像电影慢镜头,让读者感受到时间仿佛被拉长——戍卒报时的声音迟迟不来,晴空下的江水只有一条小船,连星斗和水雾都在悄悄交流,唯独旅人被排除在外。

最后四句突然转入灵动:随波漂流的小船像没有牵绊的芦苇,只有水鸟似乎懂得旅人的心。当远山的钟声消失后,反复询问"现在几更天了"这个细节最打动人心——既表现长夜难熬,又暗示对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

全诗妙在把孤独感写得辽阔而不压抑。诗人用"笑"字面对水云的私语,用"无涯系"展现随遇而安,最终在钟声与夜问中,把个人的寂寞升华为对天地时空的感悟。就像我们深夜失眠时,看着窗外夜景的那种既孤独又释然的复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