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书绅,时闻在越

雁到寒沙一片秋,闻君犹作下邳游。江山雄视浑绵蕞,湖海轻装只蒯缑。

醉后谏书多逐客,愁中诗史尽离忧。赤城霞气今依旧,何必衣冠禹穴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张书绅的一封信,借秋景和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用"大雁落在沙洲"的秋景起兴,点明时节,同时暗示朋友像汉代张良一样在下邳(今江苏邳州)游历。这里用张良的典故,既切合朋友姓氏,又暗含对朋友才华的赞赏。

中间四句形成巧妙对比:江山看似雄伟壮阔,实则像"绵蕞"(古代标记礼仪位置的白茅)般脆弱;友人漂泊江湖,行装简朴得像用草绳系着剑(蒯缑的典故)。喝醉后写的谏言像古代被放逐的忠臣,忧愁时写的诗篇充满离别的哀伤。这些对比既写实又充满张力,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浙江天台山的赤城霞光千年不变(暗喻高洁品格),何必非要到传说中大禹藏书的地方(绍兴禹穴)去追寻古人踪迹呢?这既是安慰友人不必刻意追求功名,也暗含"保持本真就好"的人生智慧。

全诗将秋意、友情、仕途感慨熔于一炉,用典自然如话家常,在萧瑟中透出豁达,展现了传统文人既关心现实又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