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夫人

危危独立向江滨,四伴无人水作邻。
绿鬓懒梳千载髻,朱颜不改万年春。
雪为腻粉凭风傅,霞作胭脂仗日匀。
莫道脸前无宝镜,一轮明月照夫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形似女子的山峰(石夫人)独立江边的景象,用拟人手法赋予石头生命和情感。全诗语言生动,充满想象力。

首联写石夫人独自矗立江边,只有江水作伴,营造出孤寂又坚韧的氛围。"危危"二字既说山势陡峭,又暗指女子身形挺拔。

颔联用"绿鬓"(青苔)、"朱颜"(红岩)形容山色,把自然景观比作女子梳妆。千年不梳头却保持秀发,万年不化妆仍容颜不改,突显自然之永恒。

颈联更精妙:白雪是她的脂粉,靠风来涂抹;朝霞是她的胭脂,靠太阳来晕染。把自然现象写成女子的化妆品,充满浪漫色彩。

尾联构思最巧:谁说没有镜子?那轮明月就是照映她的宝镜。把月光和山影的互动比作女子对镜自照,瞬间让静态的石头有了顾盼生姿的灵动感。

全诗把一座普通山峰写得像位活生生的美人,通过梳妆打扮的日常场景,展现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观。既赞美了山石的奇特造型,又暗含对坚贞女子的礼赞,读来清新有趣。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