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寄王震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惬意的溪边晨景,表达了诗人独自享受自然时的闲适与淡淡的孤独感。

前两句"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用清新的晨间山雾和清澈的溪水,营造出通透凉爽的早晨氛围。这里的"爽"和"清"不仅写景,也暗示了诗人清爽愉悦的心情。

中间四句通过"远心"(向往远方的心)、"闲棹"(悠闲划船)、"丛桂"(成片的桂花林)和"群鸥"(结伴的水鸟)这些意象,展现诗人在自然中漫无目的漫游的闲适状态。特别是"待"和"迎"两个字,把桂花和鸥鸟写得像老朋友一样亲切,仿佛整个大自然都在欢迎诗人的到来。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徒然适我愿"(虽然满足了我的愿望)带出些许落寞,"幽独为谁情"(这份幽静独处的心情又能与谁分享)点出诗人在享受自然之余,也隐隐透露出无人共鸣的孤独感。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清晨的山溪、悠闲的船夫、静谧的桂树林、嬉戏的水鸟,最后画中人望着美景轻轻叹息。它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既写出了人人都向往的闲适生活,又诚实表达了这种生活里难以避免的孤独感,让人读来既觉治愈又心生共鸣。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