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吕城闸六首 其二

泊船到得暮钟时,等待诸船不肯齐。
等得船齐方过闸,又须五鼓到荆溪。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吕城闸等待过闸的亲身经历,用最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旅途中的无奈和疲惫。

前两句"泊船到得暮钟时,等待诸船不肯齐"说的是傍晚停船靠岸时,要等其他船只到齐才能过闸。这里"暮钟"点明时间已晚,"不肯齐"三个字活画出船只拖拖拉拉的状态,透露出等待的焦躁。

后两句"等得船齐方过闸,又须五鼓到荆溪"更妙:好不容易等到船齐过闸,结果又要连夜赶路,凌晨才能到荆溪。"五鼓"是古代凌晨三点到五点的时段,这个时间还在赶路,可见行程多么紧张辛苦。

全诗就像在唠家常,没有华丽辞藻,但把旅途中的等待、赶路的辛苦写得特别真实。我们现代人出差赶飞机、堵车时的心情,和诗人八百年前的经历竟如此相似。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