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七首 其十二
知人良不易,毁誉多诪张。
人心殊爱憎,众口异雌黄。
叔孙短仲尼,轲谤由臧仓。
欧朱若人言,君子为豺狼。
皎皎明月珠,污泥閟其光。
兰蕙岂不馥,斩刈焉得芳。
世事每错乱,颠倒迷四方。
弃置莫重陈,重陈人心伤。
人心殊爱憎,众口异雌黄。
叔孙短仲尼,轲谤由臧仓。
欧朱若人言,君子为豺狼。
皎皎明月珠,污泥閟其光。
兰蕙岂不馥,斩刈焉得芳。
世事每错乱,颠倒迷四方。
弃置莫重陈,重陈人心伤。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心难测、是非颠倒的现实困境,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1. 识人不易:开头就说认清一个人特别难,因为评价总是真真假假("毁誉多诪张")。就像现在网络时代,同一个人可能被夸上天,也可能被骂成狗。
2. 偏见无处不在:举了四个历史例子:
- 叔孙武孙这个官员贬低孔子(就像今天有人黑专家)
- 臧仓这个小人诽谤孟子(类似键盘侠造谣)
- 欧阳修、朱熹这样的贤人也被骂过(好比好人被网暴)
3. 好东西总被埋没:
- 珍珠掉进泥里就看不见光芒(比喻人才被埋没)
- 兰花被砍断就闻不到香味(好比优秀作品被恶意差评)
4. 世界很荒诞:直接吐槽现实世界经常黑白颠倒,就像GPS失灵一样让人晕头转向("颠倒迷四方"这个比喻很现代)。
5. 最后的无奈:诗人说"算了不提了,越说越心塞",这种无力感就像今天我们看到社会不公时,也只能叹口气刷走新闻。
全诗用珍珠、兰花这些美好事物被糟蹋的比喻,让人特别有共鸣。本质上是在说:任何时代都有小人当道、好人受气的情况,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会因此消失。这种既愤怒又豁达的态度,放在今天职场、网络环境里依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