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歌十二章 其十一 ①于昭第十一
于昭惟天惟圣皇,尽覆下土临万方。
文思被格侔陶唐,读书万卷摛天章。
倬哉云汉神龙翔,彤池洒墨江海光。
山川留题奕叶长,从官拜赐罗御床。
赉及守土同岩廊,旧臣何幸趋帝傍。
鸾回凤舞亲携将,心依日月身江乡。
我皇文治洵炜煌,辉映百汇皆蕃昌。
微臣奉职占农祥,欲请未敢中傍徨,作歌传后示不忘。
文思被格侔陶唐,读书万卷摛天章。
倬哉云汉神龙翔,彤池洒墨江海光。
山川留题奕叶长,从官拜赐罗御床。
赉及守土同岩廊,旧臣何幸趋帝傍。
鸾回凤舞亲携将,心依日月身江乡。
我皇文治洵炜煌,辉映百汇皆蕃昌。
微臣奉职占农祥,欲请未敢中傍徨,作歌传后示不忘。
现代解析
这首《南巡歌》是一首赞美皇帝功德的诗歌,用现代语言来理解,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1. 开篇夸赞皇帝
诗人一上来就说皇帝像太阳一样伟大("于昭惟天惟圣皇"),他的恩德覆盖全国("尽覆下土临万方")。把皇帝比作古代贤君尧帝("侔陶唐"),说他读书万卷、文采飞扬("摛天章"),就像天上的银河和神龙一样耀眼("倬哉云汉神龙翔")。
2. 描写皇帝的文化功绩
说皇帝到处题字留墨宝("彤池洒墨江海光"),这些字迹会永远流传("山川留题奕叶长")。随行官员都得到赏赐("从官拜赐罗御床"),地方官也沾光("赉及守土同岩廊"),老臣们更是荣幸能陪在身边("旧臣何幸趋帝傍")。
3. 表达个人感受
诗人说自己亲眼见过皇帝亲笔题字("鸾回凤舞亲携将"),虽然人在地方工作("身江乡"),但心始终向着朝廷("心依日月")。他觉得皇帝治理下的国家文化繁荣("文治洵炜煌"),万物欣欣向荣("辉映百汇皆蕃昌")。
4. 结尾的谦虚
最后诗人说自己只是个小官("微臣奉职占农祥"),想提建议又不敢("欲请未敢中傍徨"),只好写这首诗让后人记住皇帝的功德("作歌传后示不忘")。
核心思想:
全诗用华丽的比喻和场景描写,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恩泽天下的皇帝形象。诗人既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拜,也透露出普通官员面对皇权时既想靠近又小心翼翼的心理。诗中"读书万卷""云汉神龙"等比喻,把皇帝塑造成文化偶像,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明君"的理想化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