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送汪水云之湘)
记当年、舞衫零乱,霖铃忍按新阕。杜鹃枝上东风晚,点点泪痕凝血。芳信歇。念初试琵琶,曾识关山月。悲弦易绝。奈笑罢颦生,曲终愁在,谁解寸肠结。
浮云事,又作南柯梦彻。一簪聊寄华发。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谁共说。都付与焦桐,写人梅花叠。黄花送客。体更问湘魂,独醒何在,沈醉浩歌发。
浮云事,又作南柯梦彻。一簪聊寄华发。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谁共说。都付与焦桐,写人梅花叠。黄花送客。体更问湘魂,独醒何在,沈醉浩歌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送别友人汪水云时所作,通过今昔对比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深切的离愁和人生感慨。
上片以回忆开篇,用"舞衫零乱"和"霖铃忍按新阕"两个画面,暗示往昔欢乐时光已逝。杜鹃啼血、东风晚照的意象,将离别的哀伤具象化。"初试琵琶"到"关山月"的转折,暗含人生际遇的变迁。最后"谁解寸肠结"的直抒胸臆,道出了知音难觅的孤独。
下片转入对人生的思考。"浮云事"喻指世事无常,"南柯梦"典故点明富贵荣华不过是一场幻梦。"乾坤桑海"与"昆明初劫"的宏大时空对照,凸显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渺小。结尾处"黄花送客"的实景与"独醒何在"的追问形成强烈反差,屈原的典故暗含对现实的失望,最终以"沈醉浩歌"的放达作结,展现了中国文人面对困境时特有的豁达。
全词最动人的是将个人离愁置于广阔时空背景下,既有"点点泪痕凝血"的细腻伤感,又有"乾坤桑海无穷事"的旷达胸襟。音乐意象(琵琶、焦桐、曲终)的贯穿,使情感的抒发更具韵律感。最后"独醒"与"沈醉"的矛盾选择,真实反映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复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