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传闻张芷园遇害歌以吊之

三百年来世泽孤,寥寥岭外数狂夫。邮筒每恨东西隔,鼎足那堪次第徂。

人世谁与不死者,他时公等亦生乎。罗浮山下多琪树,休逐啼鹃带血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狱中听闻好友张芷园被害的消息后,写下的悲痛之作。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时代命运的感慨。

首联"三百年来世泽孤,寥寥岭外数狂夫":岭南地区三百年来人才凋零,像张芷园这样的志士本就稀少。这里的"狂夫"不是贬义,而是指特立独行、敢于坚持理想的人。

颔联"邮筒每恨东西隔,鼎足那堪次第徂":狱中的作者常因与友人分隔两地而遗憾,没想到好友们竟接连遭遇不幸。"鼎足"比喻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次第徂"指一个接一个离世。

颈联"人世谁与不死者,他时公等亦生乎":看似在说人终有一死,实则暗含愤懑——为何正直之士总是先遭毒手?后句更显沉痛:你们这样的好人,来世还能重生吗?

尾联"罗浮山下多琪树,休逐啼鹃带血呼":以罗浮山的美景作结,劝逝去的灵魂安息,不要像杜鹃啼血般悲鸣。这里的"琪树"象征高洁品格,"啼鹃带血"化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极度悲痛。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压抑着的悲愤。作者身处狱中,听闻好友遇害却不能放声痛哭,只能将满腔悲愤化作深沉的诗句。诗中既有对好友的深切怀念,也暗含对黑暗时局的控诉,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在逆境中依然坚守道义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