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三山灯市
繁花趁清晖,走马蹴飞燕。
浪承八仙履,光转三英战。
大灯辉日月,小盏动星霰。
坐贾斗巧奇,行人增烂漫。
童子乐拍手,姐妹花枝颤。
乡人尽忘归,喜气壮里闬。
兹事盛闽中,千岁绵一贯。
陈烈寡风情,辣笔昔讽谏。
安知艺糊口,明儒智能辨。
吾自粤海归,令节思眷眷。
灯火犹熠耀,步游滋微倦。
摆设皆官营,千灯如一面。
匠心期复活,毋使神工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期间三山灯市的盛况,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传统节日的热闹与美好。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1. 地点和时间:诗以“长忆中亭街,元夕万灯炫”开篇,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中亭街是福州著名的街道,元夕即元宵节的夜晚,此时万灯生辉,景象壮观。
2. 节日氛围:接下来“繁花趁清晖,走马蹴飞燕”形容了人们在灯光下的景象。人们赏花灯、骑马蹴鞠(一种传统游戏),整个氛围充满了欢声笑语。
3. 灯市的繁荣:通过“浪承八仙履,光转三英战。大灯辉日月,小盏动星霰”这几句话,诗人描述了灯市的规模和种类之多。这里不仅有大灯,也有许多小灯笼,灯光在夜空中仿佛星光,展现了灯市的繁华和神秘感。
4. 人们的愉悦:接着,“坐贾斗巧奇,行人增烂漫。童子乐拍手,姐妹花枝颤”描写了商贩们展示各种巧思的摊贩,人们在集市上流连忘返。孩子们在欢闹玩耍,姐妹们则在花灯下相互嬉戏,展现了节日中人们的欢乐之情。
5. 地方特色:诗中提到“乡人尽忘归,喜气壮里闬”,说明上元节在人们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即使在回家的路上也忘却了时间,沉浸在节日的欢喜中。
6. 历史传承:诗人指出这种繁华的灯市风俗在福建福州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强调了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7. 现实反思:尽管如此,作者也提到“陈烈寡风情,辣笔昔讽谏。安知艺糊口,明儒智能辨”,反映了对传统技艺传承中的一些问题的担忧,以及对文化价值的反思。
8. 现代情怀:最后,“吾自粤海归,令节思眷眷。灯火犹熠耀,步游滋微倦”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后的感受,尽管灯市的灯火依旧璀璨,但自己却感到一种淡淡的疲惫,这种情感与前文的热闹形成了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深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元宵节灯市场景,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珍惜和自豪感,同时也引人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