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词

郊原一雨馀,烟草柔更绿。
田家儿约伴,骑牛趁晴牧。
风日和煦坡垄平,徐徐且弗驱之行。
乌犍既饱还复卧,夕阳倒射牛背明。
老牸顾犊每却立,犊子喜跃时一鸣。
安閒了无觳𣫎态,物意顺适如人情。
古槐阴阴如厦屋,儿亦槐根阁双足。
莫言饲牛多辛苦,一饱已矣无庸心。
牛饱儿欲饥,有饷不劳翁妪携。
暝色沉沉迷远树,短笛横吹却归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乡村牧牛的悠闲画面,充满了质朴的生活气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

开篇用"雨后青草更绿"的清新画面拉开序幕,农民孩子相约放牛,趁着好天气慢慢赶牛吃草。这里用"徐徐"二字特别传神,让人感受到不慌不忙的悠闲节奏。

中间部分生动刻画了牛群的状态:吃饱的乌牛卧着休息,阳光把牛背照得发亮;老母牛时时回头照看蹦跳鸣叫的小牛犊。这些细节就像特写镜头,把牛儿们安逸满足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说它们"顺适如人情",意思是牛群的自然状态就像人感到舒适时的样子。

后段转到放牛孩子的场景:他们在大槐树荫下歇脚,光着脚丫架在树根上。虽然放牛辛苦,但看到牛儿吃饱就心满意足。最妙的是结尾的"短笛横吹"——暮色中,孩子们吹着牧笛归家的画面,就像电影结尾的定格镜头,余韵悠长。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朴实的水墨勾勒出的田园纪录片。通过牧牛这件小事,让我们感受到:简单劳动中藏着大快乐,平凡生活里透着真诗意。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和淳朴之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