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寒食节(古代清明节前的重要节日)和朋友一起游湖时的所见所感。
开头两句说:春天来了,我经常在湖上往来游玩,虽然世事纷乱,但幸好还能偷得清闲。这里"乱中"可能暗指当时不太平的社会环境。
中间四句是重点: - "一百五日"指寒食节(冬至后105天),诗人感叹时间飞逝,转眼又到寒食。 - "七十二峰"指洞庭湖周边的山峰,诗人说这些山虽然美丽,但都不是故乡的山,透露出思乡之情。 - "行李"句说自己随身只带着诗卷,说明诗人是个清贫的文人。 - "落花"句用拟人手法,说飘落的花瓣好像在责怪诗人喝酒太少,其实是诗人自己借酒消愁。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竹西(可能是故乡)扫墓祭祖,只能望着夕阳下南飞的大雁寄托愁思。
全诗通过春日游湖的闲适,反衬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深切的思乡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把寒食时节的特殊氛围和游子情怀表达得含蓄动人。特别是"落花应怪酒杯悭"这句,把落花写得像有感情一样,非常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