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着燕支调淡粉,细将玛瑙碎铺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精致细腻的美妆场景,用现代的话来说,就像一位化妆师在精心打造自然清透的妆容。

前句"浅着燕支调淡粉"说的是用胭脂(燕支)轻轻晕染,调出淡淡的粉色调。这里用"浅着"和"调"字,把化妆时那种小心翼翼、反复调试的过程生动展现出来,就像现在美妆博主调粉底色号一样讲究。

后句"细将玛瑙碎铺茸"更有意思,把化妆用的玛瑙粉比作碎绒般细腻。一个"碎"字让人联想到玛瑙研磨成粉的精细工艺,"铺茸"则让人想到这些粉末像绒毛一样轻柔服帖地覆盖在皮肤上。

全诗最妙的是把化妆这个日常动作写得像艺术品创作:既有对色彩的把控(调淡粉),又有对质感的追求(碎铺茸)。诗人用珠宝(燕支、玛瑙)来比喻化妆品,既显贵重又充满想象力,让普通的上妆过程瞬间变得高雅起来。这种将生活细节诗意化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杨长孺

吉州吉水人,字伯大,一字诗之,号东山。杨万里子。以荫入仕。宁宗嘉定四年守湖州,有治绩。擢经略广东,迁福建安抚使,以忤权贵去职。理宗绍定元年起判江西宪台,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谥文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