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焦氏林塘读书图

闻道林塘景,萧然远世情。
苔阶多鹤迹,茅屋有书声。
曾著潜夫论,因传处士名。
空馀图画在,翰墨尚留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在林塘边读书的宁静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尘世、清雅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听说林塘的景色清幽,远离世俗的纷扰",直接点明主题——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清净之地。"苔阶上常有仙鹤驻足,茅屋里传出读书声"这两句用具体的意象(长满青苔的台阶、仙鹤、茅屋)勾勒出隐士的生活场景,读书声更增添了文人雅趣。

中间部分提到隐士曾写过《潜夫论》这样的著作,因而获得隐士的美名。这里用典故说明主人是个有学问的隐者,不是普通的避世之人。

最后两句感慨:如今只剩下这幅画作了,但画中的笔墨依然散发着馨香。这是说虽然隐士已逝,但他高洁的精神通过画作得以流传。全诗通过"景-人-画"的层层递进,赞美了淡泊名利、潜心学问的高尚品格。

0